开栏的话
人无诚信难以立身,单位言而无信损害形象,区域不守信用发展迟滞……在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今天,诚实守信愈发重要,诚信价值广受关注。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率先在全省启动这项工作,以此作为创建全国文明城的基础工作和优化新余发展环境的治本之策来抓。按照“每个企业有一个信用等级、每个机关事业单位有一个信用报告、每个公职人员有一个信用档案”工作思路,深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信用新余”取得明显成效。特别是“信用新余”正式上线,标志着我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迎来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即日起,本报开设“信用新余”专栏,深入宣传报道我市开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方法举措、阶段性成果和经验成效,在全社会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风尚。敬请读者关注。
新余,这座以工业立市的江南小城,每13人中就有1名创客,创新创业氛围浓厚。
创新创业,离不开资金支持。面对日益增长的中小企业融资需求,2013年我市在全省率先搭建“新余企业信用与金融服务一体化平台”,给全市2万余家小微企业建立全方位、立体式的“信用档案”,破解政银企信用信息不对称难题。
“如今,信用也值钱!”创客们感触颇深。信用,不仅帮助创客“贷”来真金白银,还让诚信的企业真实地感受到守信产生的收益,更让一直在探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新余初尝到了甜头、摸索出了道道。
4月7日,我市在全省率先迈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关键一步——“信用新余”正式上线,标志着新余信用体系建设模型初步形成,“守信者得利、失信者受罚”的鲜明导向在渝钤大地逐步确立。
信用,从未像今天这样,真切地让百姓感知,备受社会关注。
怎么建?
“一库三平台”已初步成型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牵动全社会、各阶层的系统工程。
2015年,在企业信用建设工作的基础上,我市正式启动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这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一项首创的设计项目。
作为全省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示范区,新余在信用体系建设领域也是“摸着石头过河”。
在市委、市政府的高位推动下,我市成立由市委书记刘捷任组长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将此项工作纳入全市改革创新重点工作。
领导高位推动,上下同频共振。
目前,我市已经初步建立起信用体系“一库三平台”(即信用信息资源库、数据采集处理平台、信用应用平台和信用展示平台),“信用新余”模型已初步形成。
据了解,信用信息资源库已完成全市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市直单位公职人员信用信息数据库建设;数据采集已完成公职人员和机关事业单位数据采集,系统上线并试运行;依托平台“信用新余”门户网站和手机客户端可以进行用户注册、登录、查询信用主体报告及信用申诉和反馈等内容。
“在公职人员信用信息征集的基础上,今后新余市还将逐步启动社会自然人的信用信息征集工作。”为新余信用体系建设提供第三方服务的数据公司副总裁陈立刚介绍说。
怎么评?
交通违章等影响信用等级
制定好符合实际的信用标准体系,是抓好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和前提。目前,我市已制订信用信息采集标准、信用评级评估标准等。
我市主要制定机关事业单位和公职人员两大采集标准。机关事业单位采集标准分四大类别(采集履职信息、商业活动信息、奖惩信息、重点活动信息),共50个具体小项;公职人员采集标准分三大类别(采集基础信用信息、履职信用信息、社会生活信用信息),共有67个具体小项。初步确定1000分制评分标准,每个信用主体的基本分值800分,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减分。信用评级分五等级:得分>900分的AA级;900—800分的A级;600—800分的B级;400—600分的C级;400分以下的D级。
据悉,我市信用指标分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定量指标,如交通违章罚款、驾照扣分等,可用涉及数量分值来评定;定性指标,如对实施家庭暴力程度,不作为、乱作为情节等,给出轻微、较重、严重、非常严重等定性评定,进行相应加减分。如受到党内严重警告以上处分和恶意失信特别严重的情况,除扣除本项基础分外,还可追加扣分或直接降低信用等级,以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
怎么用?
评优提拔先看信用等级
今年1月,我市启动机关事业单位和公职人员信用信息征集工作。截至3月底,收集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含二级单位)258家,公职人员11392人,收集公职人员和机关事业单位信息数据共44489组。
按照信用评级模型和标准,我市对已有信用信息进行数据分析,对机关事业单位和公职人员进行初步信用评级。258家市直机关事业单位中(含二级单位),8家单位评为AA级,占比3.10%;39家单位评为A级,占比15.12%;190家单位评为B级,占比73.64%;17家单位评为C级,占比6.59%;4家单位评为D级,占比1.55%。11392名公职人员中,477人被评为AA级,占比4.19%;8218人被评为A级,占比72.14%,2202人被评为B级,占比19.33%;419人被评为C级,占比3.68%;76人被评为D级,占比0.67%。
“信用评级,可为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提供依据。”市文明办主任胡冬生表示,在公职人员评先评优、选拔任用、竞争上岗、职称评定等方面,我市将其信用状况作为重要依据,信用等级较高的,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对信用等级较低的个人,一般情况下不能评先评优、提拔重用,较差的还要进行批评教育、警示谈话,或列入“失信黑名单”。
下一步,我市将重点围绕完善采集和评分标准、强化信用评级结果运用、推进诚信文化建设等方面开展工作,推动我市信用体系建设走上规范化、常态化运行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