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新余市推进油茶产业发展新闻发布会上获知,2015年全市油茶籽产量1364万公斤,产油367万公斤,油茶产业综合产值达4.86亿元,高产油茶已成为我市林业一大响亮品牌。
据了解,高产油茶具有产量高、结实早、抗病强、收益期长等优点,茶油营养丰富,耐贮藏,是优质食用油,近年来土榨毛油价格稳定在80元/kg以上,茶油还可作润滑油、防锈油的原料,茶饼既是农药又是肥料,茶壳是提制栲胶的原料,因此油茶全身是宝。目前,全市高产油茶主要种植在渝水区罗坊镇、水北镇和高新区水西镇、分宜县杨桥镇等地。水北镇水北村村民敖春芽2002年种植高产油茶260亩,2010年进入丰产年,每年油茶纯收入40万元以上;水北镇琴山村村民邓卫东2005年种植高产油茶200亩,2013年进入丰产期,每年油茶收入30万元以上,许多林农像他们一样走上致富道路。
近年来,为促进高产油茶的发展,我市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措施。各级政府一直在加大资金支持,目前国家项目的油茶造林补助已经从300元/亩提高到500元/亩。我市正在酝酿修改“十三五”期间油茶造林补助标准,农行等金融部门也启动了油茶贷款项目。政府还将采取油茶科普知识普及以及科技人员与油茶种植户点对点服务相结合,进一步加大科技服务力度。
今年11月,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十三五”期间将建设50个科技示范基地,充分发挥基地辐射效应,让广大林农进一步增强科学经营意识,提高经营水平,增加经营收入。由于高产油茶前期投入较大,造林后5年产果,8年才进入丰产期,林业部门将推广油茶与荞头、花生等农作物套种,降低抚育成本,增加林农短期收益。同时,政府还将引进技术先进的油茶深加工企业或引导现有的油茶加工企业加大产品研发力度,推进油茶产业化经营,加大油茶及副产品精深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