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里约热内卢7月31日电(新华社记者王镜宇)7月的最后一天,南半球的里约是个大晴天。在媒体村吃完早饭,收拾好装备,出门去里约奥运会排球比赛场馆、小马拉卡纳体育馆探营。
在主新闻中心班车站换车时,遇上了三个自家的“小伙伴”,著名摄影记者“飞哥”兴奋地举起手机,“马拉卡纳四重奏”来了张自拍合影。
“飞哥”来自东北,粗中有细。出来探营,他特意穿了件巴西队的球衣,向里约人民传递满满的善意。
车行半个多小时,到了著名的马拉卡纳体育场。66年前,在1950年巴西世界杯决赛中,东道主巴西队1:2不敌乌拉圭队,遭遇“马拉卡纳打击”。翻修重建的马拉卡纳体育场成为2014年巴西世界杯的决赛场地,可惜两年前巴西队最终没能打到这里。5天之后,里约奥运会开幕式将在这里举行。
下了班车,“马拉卡纳四重奏”分道扬镳。“飞哥”和美女同事杜白羽前往射箭场地,而我和球品人品俱佳的岳月伟的目的地是坐落在马拉卡纳体育场旁边的小马拉卡纳体育馆。8月6日开始,郎平和她率领的中国女排将在这里冲击奥运金牌。
按照班车点交通志愿者的指引,我们来到了体育场(馆)9号门。然而,一位英语流利的安保志愿者告诉我们,这里是电视记者的入口,我们应该去4号门。
“你确定吗?”我拥有在大型运动会上被指错路的丰富经验,这一句必须得问。
“确定!”她坚定地点点头。
我俩只好向后转,绕着场馆外墙往4号门前进。这时是上午11点多,围着体育场跑步的人们迎面而来,络绎不绝,让人想起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里跑步的人潮。
走了半里多地,我们终于来到了4号门。这里看上去是工作人员入口,我们满腹狐疑地往里走。在安检口,我已经成功通过,而岳月伟的相机引起了安检小哥的注意,他叫来了佩枪的士兵。
一位志愿者大姐充当翻译,我们讲述了自己的身份和被“指引”到4号门的遭遇。两三位执勤的士兵通过手机反复和他们的同事确认,10来分钟后终于礼貌而坚决地告诉我们,9号门才是媒体入口,我们应该从那里入场。
我们不得不再次调头,翻译大姐连声道歉。月伟和我都很淡定,回说没关系,然后往回走。
回到9号门附近,一位穿着拖鞋的中年男子正和一位少年在体育场外的空地上打排球。他们的架势很专业,看上去跟中国女排热身时所做的“打防”很相似,一个球来来往往打了十来个回合。
现任国际排联主席、巴西人格拉萨在北京大学演讲时曾经说,排球是巴西的第一运动,看来此言不虚。您或许会问,他把足球搁哪啦?!格拉萨说,对于巴西人而言,足球是信仰、是宗教!
看完热闹,我们再次来到9号门的安检口前。这一次,我们更加理直气壮地要求进入,不料对方仍然态度坚决地不让进。刚才那位英语流利的女志愿者不见了,绝大部分的安检志愿者不会讲英语,我们只好请他们去找能讲英语的同事来。
不一会儿,另一位操着不太熟练的英语的女志愿者来到我们近前。她客气地告诉我们,今天开幕式彩排,文字和摄影记者都不能入场,明日请早!
我们不愿意相信这个“噩耗”。拨通场馆媒体经理的电话,从他的嘴里再次确认了这个消息之后,我才死了心。
一次失败的探营就这么结束了,我们坐上了返回主新闻中心的班车。让人略感安慰的是,虽然路上不少地方很堵,可是我们的班车一路畅通,奥运专用道开通了!
开班车的大叔很友善,将奥运专用道的标志指给月伟拍,还提醒我们看沿途经过的比赛场馆。可惜语言不通,没法进行进一步的交流。
2016里约奥运会_国际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