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报道(记者董丽):他,职业足球运动员出身,从少体校到青年队再到成年队,一路走来足球为伴;他,做投资,做金融,取得过骄人的市场成绩;他,不惜成本投入上海女足,是中国女足俱乐部改革的先行者;他,善于交谈,爱运动,年轻的面孔成熟的心,现实中的乐活者;他,就是上海国泰君安永柏女足俱乐部董事长——胥陈。
胥陈接手上海女足俱乐部,主要源于两位人物:一位是前女足主帅、上海女足总教练马良行,在一次谈话中,马良行提到上海女足现状比较困难,胥陈听在耳里记在心间。另一位是足坛青训先锋赵伯源,他是胥陈的教练,赵指导曾创办过上海第一家青训俱乐部,管理过四川马明宇足球学校,对足球俱乐部经营管理有着丰富实战经验,胥陈对他的管理非常有信心。
俱乐部成立之初,上海女足也经历过无人关注、冷暖自知的岁月,胥陈回忆道,“我接手的第一次联赛主场比赛是在上海大学举行的,就像大学生联赛,软硬件完全不像职业联赛,球迷估计还没有工作人员多。当时,我的愿望就是能有10000名球迷来赛场看上海女足比赛。” 经过不懈的努力,在政府、体育局的帮助下,场馆各方的支持下,上海女足终于将主场搬到了国内一流的专业球场——虹口足球场,“在入驻上海虹口足球场的第一主场比赛时,我告诉自己我们做到了,当时共有超过10000名球迷来到了现场观战,这在国内女足联赛历史中也是不多见的场面,现在我们打客场比赛,也有几百名球迷跟着我们远征,让我们在客场感受到主场的气氛。而且,我们也是第一个实现联赛售票的俱乐部,未来我们也计划发行这套门票的纪念版邮票。”可以说,在胥陈与总经理赵伯源共同打造下,上海女足迎来了崭新的时代。
作为女足改革先锋者,上海国泰君安永柏女足俱乐部采用的是与政府共建的模式,国泰君安永柏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每年投资3000-4000万元,负责俱乐部的运行。上海市体育局为球队提供住宿、伙食、训练场地、医疗保障等,正是这样的共建模式,让双方各司其职、各施其长。按胥陈的话就是“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专家管理,做到真正的放权,俱乐部将经营管理做到极致。”
随着上海女足模式的成功,河南、江苏、广州等其他省市也都争相效仿,可以说上海先行采用的模式,对全国女足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随着职业化改革进程,我们看到了由体制内运动队向市场化运营俱乐部的转身,女足姑娘们的待遇也不再寒酸,从租用当地大巴到拥有自己球队的大巴;从主力队员年薪10多万,且三个月没发工资,到目前一线主力70-80万年薪,二线队员30-40万年薪,上海女足姑娘们的福利待遇得到了大幅提升。
但当中国女足的职业化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资本不断融入之时,胥陈也说了自己的一些担心:“希望女足市场不要被资本打乱!在资本介入后球员价值被大幅高估,尤其在球员转会以及外援引进方面,均给出了远超市场价格。我有些担心刚刚形成的良性市场在资本的冲击下被打乱。”
对于胥陈来说,俱乐部投资不仅仅是资金上的投入,更是精力上的投入,他说女足需要爱,女足俱乐部需要爱,需要从一点一滴关心俱乐部的运动员,想带出一支优秀的女足队伍,管理者必须真正地投入感情,才能获得成功!
谈及2017年,胥陈说除了备战全运会和女超联赛,上海女足已正式向中国足协提出申请,将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筹办女足亚俱杯赛事。相信这些努力,让他离最初设立的“建立亚洲一流俱乐部”的目标更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