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网(大江网)新余讯 黄正根、陈昌升报道:分宜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党中央制定的关于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战略布局,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系列行政体制改革重大决策,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在制定2015年深化改革创新项目库基础上,努力从全方位、多层级、宽领域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把我市打造成全省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示范区贡献力量。
转职能建设高效服务型政府
全面推进“三单一网”工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认真做好承接省政府、市政府取消下放审批事项的落实工作,全面清理精简县本级审批事项,目前共取消、调整行政审批项目176项,保留行政许可项目279项。利用现有的网上行政审批平台和数字化办公平台推行“三单”管理,实现事前、事中、事后权力全链条管理。在此基础上积极有序推进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和政务服务网工作,4月底已编制完成市场准入负面清单528项;6月底已编制完成便民服务事项596项;县政务服务网由市政府统一规划并集中建设,预计12月底前将实现系统上线试运行;已编制完成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共涉及38个县政府部门4499项权力和责任事项,并全部在县政府门户网站上公布,接受社会的监督。
加快推动扩权强镇改革。通过下放行政管理权、扩大财政自主权、改革人事权和保障用地权等举措积极在双林镇推动扩权强镇试点改革。截至2014年12月,县公安局等19个职能部门已制定下放管理权限方案并下放共计140项行政审批权限;县财政局已制定扩大财政自主权方案并已落实;县委组织部已制定改革人事权方案并已落实;县国土资源局已制定保障用地权方案并已落实。
优机构提升组织运行效能
积极推进县政府部门机构改革。严格遵照《分宜县人民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方案》推进改革。改革后,县政府共设置工作部门23个并全部与市政府对口,县直事业机构共撤销10家,新设5家,职责划转4家,总量减少5个。
实施分宜县工业园区大部制改革。县工业园区实行“党政合一、机构合署”的管理体制和“大部制管理、扁平化设置、企业化运作”的运行机制。成立分宜工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由园区党工委书记兼任,总经理由管委会主任兼任,将原23个内设机构精简、整合、优化成行政事务部、招商服务部、经济运行部、社会事业部、规划建设部和担保中心等“五部一中心”。
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按照改革要求,分宜县在全县297个各类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中,对既承担行政职能、又承担公益职能的3家事业单位将按其实际运行和发展情况,逐步将其行政职能剥离并划归行政机构;对列为经营服务类的22个事业单位将在充分调研和评估后按“成熟一个、实施一个”的方式稳步推进转企改制工作。已完成撤销县职业介绍所和三个国有林场的改革工作。健制度促进依法行政
制定机构编制管理长效评估机制。出台了行政单位“三定”方案和事业单位“六定”方案,以实现行政事业单位机构编制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关于在全县实施“三定、六定”执行情况长效评估机制的通知》,明确了今后每年在各部门自查基础上县编委办将协同县纪检、组织、人事、财政等部门组成联合评估组分3阶段、9方面随机确定4-5个部门进行评估,对在评估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将及时向各被评估部门反馈,限时整改。
建立健全政府年终绩效考评评议体系。分宜县自2013年开始将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列为全县各部门年终绩效考核评议体系指标,明确了所占分值为不同单位其分值不同,分别为3:5:10。同时将每年“三定”评估结果作为部门年度机构编制目标绩效考核评分依据,进一步健全了政府绩效评估机制。
控编制助推行政体制改革
扎实开展“吃空饷”问题清理与机构编制核查。主要清理机关事业单位中“在编不在岗”、“见名不见人”等7类“吃空饷”人员;主要核查机构编制及实有人员情况、人员及领导职数配备情况等四类机构编制情况。制定工作方案,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分自查、核查、整改和总结等四阶段实施,并建立监督举报制度,公布举报电话和举报信箱。对清理出来的在编不在岗人员按照制定的13条《分宜县清理吃空饷情况处理意见》处理,目前已清理或辞退吃空饷人员53人。在机构编制核查基础上推行实名制管理,建立实名制管理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同时分阶段推进实名制专网建设,已完成县行政中心46个单位联网试运行,在12月底前将完成全县实名制专网架建和全县各单位联网运行。
严格落实减编控编。对全县各级行政、事业机构编制和实有人员情况进行彻底核查,进一步摸清底数,并对核查中发现的问题区别情况予以整改。通过采取切实可行的控编减编工作措施,目前已收回党政群行政编制14名、乡镇行政编制12名,实现了党政群行政编制总体精简2.8%,乡镇行政编制总体精简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