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17张照片没有一张是重复的,全部是被砍掉的树。这些树不是枯树,也不是死树,这样无端被砍,我看着非常心疼。”23日上午,市民袁大爷向记者反映,这几天在抱石公园散步时,发现大量树木无端被砍。“城南难得有一个绿化这么好的公园,每天几千人来这散步健身。这几年,每到这个时候都有些树木被砍,是不是有关部门借着秋天清理枯枝烂叶的机会,打着合法的借口乱砍乱伐谋利呢?”
大量松树被砍
随后,记者来到抱石公园了解情况。在抱石公园南面、观景塔东面,记者看到不少树木被砍倒锯成段放置在园内小路的两旁,沿着南面向北走,除了一些枯枝烂叶外,每隔几米就能看到一堆堆“新鲜”树段。记者发现,这些被砍的树几乎全是松树,根据切口处的年轮判断,不少树木超过30年树龄。而堆积在旁边的松树叶有的已经发黄发红、萎靡干枯,有的依然青翠茂盛。
这些树为何被砍?数量如此之多,是不是正如袁大爷所担心的“有关部门借着秋季清理枯枝烂叶的机会乱砍乱伐来谋利”呢?为此,记者来到市园林局抱石公园园林管理所了解情况。
疑点一:是否为乱砍乱伐
“这些被砍掉的松树得了松材线虫病,如果不及时处理,极易感染其他松树。”市园林局抱石公园园林管理所所长刘水为告诉记者,松材线虫病是松树的“癌症”,传播途径多、发病速度快,得了“癌症”的松树,其树叶陆续变成黄褐色或者红褐色,迅速萎焉,最终枯萎致死。
那为什么部分被砍松树的树叶仍然青翠茂盛呢?刘水为告诉记者,一颗松树有三分之二以上树叶变黄变红,就相当于患上了“癌症晚期”,基本上已经回天无力。“有些患病的松树虽然顶上树叶正常,但很快会发黄发红,最终枯萎。”
疑点二:砍伐处置是否合理
几十年的树木,说砍就砍,这让很多市民难以接受,除了“一砍了之”,难道就别无他法吗?“砍掉这些树,我们也心疼,但是松材线虫病处理起来相当困难,只有将患病树木砍伐才能防止病害扩散蔓延。松材线虫病传播途径多,甚至通过空气都能传染,如果不及时处理,周围其他树木极易发生感染,导致整片树林受到牵连。”刘水为告诉记者。
疑点三:是否为有关部门带来“经济效益”
那么,砍伐后的树木有何用途,是否正如袁大爷所担心的为相关部门带来”经济效益”呢?对此,市园林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当时建立抱石公园时,是向东风管理处胡家村委征的地,而砍掉的松树产权也归其所有。“园林部门的工作人员通过检测发现病害树木后,再由东风管理处胡家村委进行砍伐及其后续处理。砍伐病害松树时,园林工作人员也会在现场进行监督,绝不‘误伤’到健康树木。”此外,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实际上,因病害传播性高,被砍伐的树木并不能直接使用,木材需要进行专门的抗线虫处理,其剩下的树枝、锯末、叶子也要全部焚烧。
疑点四:抱石公园的树林是否会越来越稀疏
因患病而遭砍伐,让不少习惯在抱石公园散步健身的市民深感惋惜,同时也担心抱石公园的林木密度会越来越稀疏。对此,刘水为表示,市民无需担心园林部门“只砍不栽”,每年春季,园林部门都会把砍掉的树木补栽回来,“单一的树种容易引发松材线虫病,每年我们都会补种一些抗病性强的樟树、樱桃树等。”